 |
|
|
|
|
社子島歷史沿革 |
|
社子島在台北盆地的歷史裡很短,僅僅只有一百多年歷史,在社子島誕生之前,台北盆地原名康熙台北湖,康熙台北湖的產生在更早的一次大地震,當時的地震造成淡水河出海口的地區大量土石崩落,造成了盆地內河水阻塞,成為一個偃塞湖,就成為了我們現在說的康熙台北湖,社子島就是當時湖底沈積的沙洲所形成的。
當湖水漸漸退去,社子島從清朝浮出康熙台北湖歷史僅有一百多年,但是這裡的先民當時移墾之時,這裡仍然是一個獨立的沙洲沒有與台北市相連,所以在社子島與台北市相連的地方仍然稱為溪底,大概就是目前社子花市與洲美快速道路那裡。
社子島原本不適農耕,在漢人未入墾前,這裡是平埔族人的漁獵天地。
◆ 清初有渡台三禁 - 農耕
清初有渡台三禁來嚴格禁止中國福建、廣東一帶移民進入台灣,將閩粵一帶的移民堆向海外的台灣,偷渡的漢移民,如同潮水般湧進台北盆地,也進入了社子島,並向毛少翁社租地墾荒,將農業生產技術移入,使得經濟生活進入了另一個時代,使社子島變成以農耕為主的生活型態。
|
|
過去社子島的農業中,牛是很重要的農業幫手。 |

|
在早期地下水抽水並不發達,全靠地面水灌溉,因為基隆河水為較高、河到較深、較利於引入灌溉,因而水田全在基隆河河岸(現有排水圳路皆為過去的灌溉渠道),淡水河沿岸則因為水位低,河道寬淺,使得漲潮的河埔地很寬而無法利用,也因此在灌溉不利的地區僅能重些甘蔗與甘藷,甚至於鹽份過高只有任其荒廢,生活可說相當困苦。
|
當時的社子島是北部地區稻米的產地,可是現在我們放眼望去,社子島上再也找不到一片稻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於是我們找尋到堪稱社子島原住民的「王留」公水利會張站長,請他告訴我們為何當年稻米之鄉的社子島到現在卻在也看不到稻米的蹤跡。
在1963年的時候,從高空俯照社子島與關渡平原,可以看到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在社子島尾端,當時的社子島與關渡平原還是可以看到稻田。 |

|
|
*渡台三禁 |
|
由於明鄭曾佔台灣做為反清復明之根據地,復加上台海海域多倭寇海盜流竄,清未領台前已命令沿海居民居住需離海三十公里。清領台後(1684),即頒佈渡台三禁。
1。 渡台者以貿易商人為先,須申請渡台許可證。
2。 獲准渡台者不准攜眷;已渡台者,不得招致。
3。 潮惠居民嚴禁渡台。
社子島因地理位置的緣故,早在三百多年前就有平埔族的 (凱達格蘭族)人在本地活動,他們是從基隆河而下,來自三貂嶺的先住民,因此本區被稱為<社仔>(台語發音)。
由於這片土地位於台北市的外緣地帶,因此,在台北市的地圖上,始終未有正式的地名,故一直有<堤外三里>之名,而至民國七十五年,始正在命名為<社子
島>,社子島,是後港,社子,及葫蘆島三地合稱。 |
|
|
以前社子島像小台灣,若要到台北,士林,蘆洲,北投,關渡,都要搭船。之後,在基隆河上開闢港口,以社子島的中心點開闢,社子島才開始沒落。以前社子島有三個里,目前變為福安及富洲兩個里;社子島的名稱是自西元1980年才有的。目前延平北路七、八
、九段才稱為社子島。
社子島自西元1967年(民國56年)核定為[滯洪區],開始實施以下之規定:
1.居民無搬遷自由,如要搬進來要寫切結書,年輕人只好搬出去,怕在社子島結婚生子。
2.不能申請水電,電力及自來水公司也不能幫居民接水電。
3.過去都不能改建,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
然而自1991年(民國80年)可以整建原有房屋,鐵架,但切結書表明不能補償,土地若自有可以開發50坪。 |
|
◆ 過去的社子印象 |
社子是台北盆地最低漥的地方,1970年因配合「台北地方防洪計畫」社子島劃為『泄洪禁建區』被隔絕予防洪堤之外,只有三處不高的防潮堤保護菜園。 |
|
◆ 禁建落後之社子島景況 |
在延平北路七段以西堤外區域多是鐵皮屋、廢棄建材以及荒置空地;顯出落後、雜亂的景況。然而,這個因禁建而保留下來的『鄉下』留下了前人的遺跡,也留下了古樸的感覺…… |
|
◆ 話說「王留」公水利會與社子島淵源 |
30年前簡陋的二區水圳閘門及當時僅有的低矮防潮堤1974年社子島調整納入台北市?公農田水利會之灌溉區,於1978年設置『社子工作站』規劃「社子蔬菜專業區」管理六區排抽水系統及三區灌溉系統,
完成各硬體工程,當時受益面積 230公頃 佔全島之70% |
|
|
◆ 三十年持續維護管理更新改進 |
|
巡視排水溝渠,清除閘欄雜物、養護抽水機電、檢測灌溉水質;定期疏濬割草;颱風季成立防汛應變措施,為社子島民眾提供居住安全及提升農業技術,不遺餘力。 |
|
|
|
◆ 防汛期加強疏濬、抽排水調控水位 |
|
|
● 輪閥控制水門開閉、調節水位高低
● 檢測各抽水站馬達運作效能
● 颱風前租借大型發電機組以備緊急供電 |
|
|
|
◆ 2001年起開始圳道綠美化 |
|
選擇較寬闊路段在二區幹線圳路沿線增砌長型花台,栽植觀賞花木、定期更新養護,提昇社子島綠美化環境品質。 |
|
|
|
◆ 2003年環保義工日~相招作伙打造美家園 |
|
結合錫?綠化基金會、動員富洲社區、富安國小與坤天亭等居民參與 |
|
|
|
◆ 激勵民眾參與社子島社區營造 |
|
把握時機,結合在地社群組織、社區士紳、學校師生、精練農民與里鄰住民為臺北市創出一個引以為榮、生態永續的生活園地。 |
|
|
|
◆ 社子島水圳巡禮 導覽摺頁 |
|
自2004年5月起為推展社子島豐富自然及鄉土深度之旅已培訓儲備導覽人才並完成設子島導覽摺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