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logo
*
我們的組織 會議記錄 活動花絮 知識分享 專業發展 相關網站連結
logo
 

專業發展

  ::: 
* 台北市國小教師全球暖化相關概念之調查研究
* 溼地生物多樣性
  :::
* 溼地生物多樣性*
 
學校名稱:士林區富安國民小學
團隊成員:錢湘蓉
電子郵件:maviszz@yahoo.com.tw
案例類別:第一類,(4)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 摘要說明:
教學者先進行生態調查,根據社子島的生物資源設計「溼地生物多樣性」的課程,以社子島生態觀察區為主軸,設計「溼地樂園」、「溼地植物家族」、「溼地動物家族」及「回饋分享」四個單元,融入界定問題、自然體驗、做中學、建構知識和解決問題等教學模式。利用溼地生態影片、溼地教學網站、溼地生物投影片、展示螃蟹標本等做為教學相關資源;以學生本身的觀察和經驗為基礎,運用發現式探究教學法教學,且著重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帶領學生至戶外實地教學,使其直接參與,並藉由學生和教師的共同討論,而澄清問題,獲得正確的科學概念;並運用多元的評量方式評鑑學生的學習成效,如學生的口頭發表、實際操作、小組合作、填寫學習單、回饋單及晤談等不同評量方式進行。
最後以自編的「溼地生物多樣性學習成就測驗」、「生態保育態度、行為量表」檢測學生的學習;顯示學生的生物多樣性概念及生態保育態度、行為均獲得提升。建議教師可自編學校本位課程,有效結合社區資源,發展生物多樣性的教材,將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 創意構想:
一、
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從學生熟悉的環境出發,設計以溼地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符合九年一貫課程精神,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生活經驗為重心,使其樂於學習,故在教學上可引發學生的興趣,產生自主學習,進而培養生態保育的概念。
 
二、
由教師帶領學生從教室走出戶外,直接觀察體驗,進而建立正確的概念,並培養好奇心、耐心和細心等科學態度,及學習使用望遠鏡、鏟子等工具,此教學包含認知、情意和技能三個領域。
 
三、
以學習單貫穿整個學習活動,具有引導學生學習的功能與記錄、評量的功能。
 
四、
藉由溼地教學網路,學生可以從多媒體教材網站,對溼地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五、
以溼地生態影片介紹溼地的各種生物,活潑生動的視聽教學可帶動學生學習。
 
◆ 對教學的價值與致用性:
一、 戶外教學提供學生親自探索的機會,對於所學知識印象深刻,尤其是對家鄉的生物有更充分的認識,讓學生更了解自然環境、珍惜自然環境,進而愛護家鄉。
   
二、 生態調查是整個教學設計的基礎,透過教學者為期一年的生態調查,每月逢大潮期退潮後三小時,在樣區內對水筆仔及其伴生植物、常見溼地蟹類和鳥類的資源觀察記錄,收集豐富的生物資源,發展具學校與社區特色的教材。
   
三、 未來可擴大研究對象與班級,結合社子島的鄰近學校,讓教學實施後的反省,發展最佳的活動模式,使生物多樣性教材發揮最大功能性,做跨校性的教學交流。
   
四、 戶外的教學環境,學習氣氛較為輕鬆愉快,學生學習的效率更好。
   
五、 戶外教學可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及增強生態保育的觀念。
 
* 創意教學活動理念與設計
◎ 關鍵字:戶外教學、生物多樣性、溼地
 
 
版權所有:臺北市士林區富安國民小學 網站製作:資訊組 邱旻淯